首页 > 信息公开 > 专题专栏 > 劳模风采
倪学猛同志主要先进事迹简介
发布时间: 2017-05-31   来源:   浏览次数:   字体大小:【

该同志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为促进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。在他的带领下,2015年,公司购销总量30万吨,带动区域农民增收1000万元,员工收入增长15%,单位相继被评为“中国百佳粮油企业”、“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”、获得“市级文明单位”,成为“市廉政文化示范点”,个人被“江苏省粮食行业优先企业家”和“全市为农服务先进个人”。

1、勇于探索,创下当年建设营运收效的“禾丰速度”

2010年3月市粮食局决定成立禾丰公司,并把建设市粮食物流中心任务交给他。虽然有多年从事粮食工作的经验,但这项重要的现代化粮食储备工程对他而言,确是遇上了一道全新的课题。面临诸多难题,他不等不靠,主动出击,以二个多月的辛劳和奔波,完成了各项手续;针对资金短缺、人员不足、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,他带领各路人马,负重推进,同样又是二个月,完成了工程招标前的各项准备工作,为确保当年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“高起点设计,需要高标准建设”,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,与建设单位密切配合,倒排工期,挂图作战,坚持与施工人员吃住在一起。结果以五个月的工期,完成了一期仓储区5万吨仓容的工程建设,满足了当年夏粮收购的需要,被省粮食局总结为“禾丰速度”。

2、善于创新,坚持“四合”,释放为农服务正能量

(1)“合心”,与农民“同心同行”。到任第一天,在全体员工见面会上,他就比喻:“禾丰”就是一只刚刚启动的大船,种粮的农民犹如浩瀚的江河,要求每个员工牢记: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的道理。在盐都张庄一组,有一棵古柳。经考证,是清光绪年间,淮安府一位叫张六的粮官,尽忠尽职,为百姓交粮解难,州府将其功绩上报,获赐御酒三坛。为了纪念他,乡亲们才栽下了这棵柳树,并立碑于此。他干脆就将收购服务中心的“一站式”服务大厅建在了古柳的旁边,设置了公示栏,建起了售粮农民休息的文化长廊等,所有这些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——唱响为农服务的主旋律。

(2)“合意”:合农民意愿,急农民所需。坚持送政策、送信息、送服务,把国家惠农政策和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,把为农服务的各项措施和目标公布上墙,一览无余,让售粮的农民看得懂、记得住。实行服务流程“一卡通”,杜绝人工操作的弊端,让农民卖上“放心粮”。 添置一套300吨烘干设备,恰逢秋收连续阴雨,及时为种粮大户烘干稻谷1.2万吨,只收取成本费,让农民享受“优粮优价”的实惠,保证了收购的粮食合格入库。公司建立以来,彻底杜绝拒收、限收和“打白条”等现象发生,实现了“零”投诉。群众反映说,禾丰不仅服务热心,而且事事贴心。我们需要的,他们都想到了。到这里售粮,温暖如春,有一种“家”的感觉。

(3)“合力”:建生态基地,创优质品牌。在研究和学习基础上,他率先在全市粮食系统成立了农民粮食专业合作社。先后吸收会员205户,建立优质粮种植基地3.5万亩,以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+订单”产业化模式,为新常态下的粮食购销摸索出一条新路子。他时时告诫员工,用“良心”做事,一丝不苟。只有自己“用心”,才能让消费者“称心”。目前,培植的“恒喜”菜籽油品牌,获 “中国驰名商标”;打造的“千河香”优质米的品牌,深受消费者欢迎。

(4)“合利”:先让农民增收,再求禾丰效益。2015年底,会员已达300多户,种植面积已超过4万亩以上。合作社的农民算了一本细账:土地租金按每亩1000元计算,小麦和稻谷种植每亩成本1300元;小麦和稻谷两项收入起2900元,减去成本纯收益可达600元以上,而一般种植,每亩收益只在300元左右,仅此一项,合作社就带动农民累计增收近1000万元。

3、敢于担当,不畏艰难,屡屡临危受命使企业扭亏为盈

他从乡镇粮管所一个普通员工做起,先后担任过总账会计、副所长,26岁担任正职,成为区粮食系统企业最年轻的法人代表。几乎是所到过的单位,在他未去之前都亏损,他去了之后,就改变了面貌,扭亏为盈,无一例外,企业和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,被评为标兵单位,而他本人也当选为区人大代表。“禾丰”在他的拼搏下,仓容量达到10万吨,跨入全国大型粮库行列。

4、乐于奉献,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浩然正气

把“禾丰”建成“精品工程、廉洁工程”是他最初铭刻于心的愿景。关于“廉洁”工程,有两层含义。一是公开透明,二是“廉政监督”。在他设置的文化长廊里悬挂着许多古训,十分醒目。他这样说,也是这样做。他面向全体员工签订了《廉政承诺书》。在实际工作中,带头严格按制度和工作规范流程办事,任何情况下,铁定不变。他管理方法与他人有所不同,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,平时不仅关注那些社会福利公益活动,还亲自带头献血、捐赠、献爱心,亲自到困难员工家里探病、慰问等列入自己的《工作规则》,所有这些,潜移默化,都成了他思想工作的范畴。企业盈利连续增长,员工收入年年提升,但作为董事长的他,一直是拿着原来应聘时市局确定的工资待遇。他的爱人生前因重症在上海住院,他安排亲属去照应,自己没有离岗一天,……像这些感人的事,举不胜举。

【打印本页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关  闭】